Menu
24小时咨询热线 : 025-84535866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注男性健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疾病问答
关于特定职业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时间:2025-03-28 作者: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a215672cd2d6da7e5ec586161c7b730.png

一、久坐办公人群

1.危害因素:长时间久坐,身体活动量极少,导致血液循环减缓,血液容易在下肢静脉淤积,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久坐还会使新陈代谢减慢,脂肪堆积,引发肥胖、高血脂等问题,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

2.预防措施:

定时起身活动,每坐 1 - 2 小时,应起身站立并走动 5 - 10 分钟,伸展四肢,促进血液循环。可设置闹钟提醒自己。

进行简单的办公室运动,如在座位上进行腿部伸展、踮脚尖、转动脚踝等动作,或进行简单的全身伸展运动,如扩胸、弯腰等,每天多次进行。

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利用午休时间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 15 - 30 分钟,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二、夜班工作人群

1.危害因素:昼夜节律紊乱是夜班工作人群面临的主要问题。长期上夜班打乱人体正常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身体激素分泌失调,如皮质醇分泌异常,可导致血压升高。同时,夜班期间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等,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2.预防措施:

调整作息,在上夜班前保证充足的睡眠,下夜班后尽快入睡,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例如,上夜班前可提前 2 - 3 小时入睡,保证 6 - 8 小时睡眠。

合理饮食,夜班期间避免食用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可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水果等,补充能量且不易导致血脂升高。同时,要保证水分摄入,促进新陈代谢。

适当运动,在下班后或休息时间进行适度运动,如慢跑、瑜伽等,有助于调节身体节律,增强心肺功能,但要避免在临近睡眠时间运动,以免影响睡眠。

三、高强度体力劳动者

1.危害因素:高强度体力劳动使身体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心脏需持续高强度工作,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问题,长期积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休息时间,避免连续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工作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短暂休息,如每工作 1 - 2 小时休息 10 - 15 分钟,缓解身体疲劳。

补充营养,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摄入,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增强身体抵抗力。可适当增加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血压、血糖、血脂异常等,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温馨提示: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信息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