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孕期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及危害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导致孕妇血压升高,影响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出现头痛、眼花、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胎盘早剥、心力衰竭、脑出血等并发症,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安全。对胎儿而言,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窘迫等不良结局。
2.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原本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怀孕后心脏负担加重,病情可能恶化。心脏病孕妇在孕期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增加母婴死亡风险。同时,心脏功能不佳还可能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和氧气输送,导致胎儿发育异常。
二、孕期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方法
1.定期产检监测:孕妇应严格按照医生建议定期产检,每次产检时医生会测量血压、心率,检查尿常规等。血压升高、尿蛋白出现等异常情况可能提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于有心脏病家族史或既往心脏病史的孕妇,医生会进行更详细的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等,评估心脏功能。
2.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可直观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检测心脏瓣膜情况、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有助于发现孕妇潜在的心脏疾病。对于怀疑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还可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胎盘血流灌注,判断疾病对胎儿的影响。
3.血液检查:检测孕妇血液中的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等。例如,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等可能与子痫前期有关;凝血功能异常可能提示血栓形成风险增加,对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有重要意义。
三、孕期心脑血管疾病的应对措施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应对:
休息与饮食调整:孕妇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采取左侧卧位,增加胎盘血液灌注。饮食上,控制盐摄入,每天不超过 5 克,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食物。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如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对于子痫前期患者,可能还需要使用硫酸镁等药物预防抽搐。
3.适时终止妊娠:对于病情严重、经治疗效果不佳或危及母婴安全时,医生会根据孕周和病情综合判断,适时终止妊娠,以保障母婴安全。
四、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应对:
1.孕期管理:有心脏病的孕妇需在心血管内科和妇产科医生共同管理下进行孕期保健。医生会根据心脏功能分级,指导孕妇日常活动,如限制体力活动强度,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
2.药物治疗:根据心脏病类型和病情,合理使用药物控制病情,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强心药物等,但要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
3.分娩方式选择:医生会根据孕妇心脏功能、胎儿情况等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一般心功能较好的孕妇可尝试阴道分娩,但要密切监测产程;心功能较差或存在其他产科指征时,可能需要剖宫产。
南京太乙堂医院强烈建议广大百姓,一旦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或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并接受治疗。同时,也要注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
温馨提示: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信息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