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24小时咨询热线 : 025-84535866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注男性健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科普
心脑血管疾病与肠道菌群也有神秘联系!
时间:2025-03-28 作者: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一、肠道菌群的正常功能概述

1.消化与营养吸收:肠道菌群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帮助分解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例如,某些细菌能发酵膳食纤维产生短链脂肪酸,为人体提供额外能量,同时促进矿物质如钙、镁的吸收,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2.免疫调节: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在免疫系统发育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它们刺激肠道免疫系统成熟,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调节,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同时防止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3.维持肠道屏障功能:肠道菌群通过与肠道上皮细胞相互作用,构建物理和化学屏障。它们产生的黏液层和抗菌物质可阻止有害菌的黏附和入侵,保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血液。

二、肠道菌群失衡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

1.炎症反应激活:当肠道菌群失衡,有害菌大量繁殖,其释放的内毒素等物质可进入血液,激活全身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如 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等水平升高,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壁变得粗糙,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脂质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2.代谢产物异常:失衡的肠道菌群会改变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例如,三甲胺 - N - 氧化物(TMAO)的生成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摄入富含胆碱、肉碱的食物后,肠道菌群将其代谢为三甲胺,再经肝脏氧化为 TMAO。高水平的 TMAO 可促进胆固醇在巨噬细胞内的积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还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3.神经内分泌调节紊乱: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存在 - 脑轴联系。菌群失衡可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和调节,如血清素大部分在肠道合成。肠道菌群异常影响血清素水平,进而影响情绪、心血管功能等。压力状态下,肠道菌群失衡可能加重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

三、改善肠道菌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

1.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水果(如苹果、香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食物,为肠道有益菌提供 食物,促进其生长繁殖。

摄入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发酵豆制品(如豆豉、纳豆)等,补充有益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度加工食品,这些食物可能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

2.适度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每周 150 分钟左右的快走、慢跑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血液循环,维持肠道菌群的稳定。运动还能减轻压力,间接对肠道菌群产生积极影响。

3.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会破坏有益菌。非必要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抗生素。如果必须使用,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益生菌,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温馨提示: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信息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