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从30岁开始,血管壁上就可能长出第一块“锈斑”——动脉硬化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它像潜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无声地侵蚀着全身血管,直到某天突然引爆心梗、脑梗或肾衰。但别怕,中医的智慧能帮你“拆弹”。
01动脉硬化:气血不畅的隐形杀手动脉硬化,简而言之,就是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导致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这一过程,在中医看来,是气血运行不畅、痰湿瘀阻脉道的直接体现。正如古语所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动脉硬化正是气血经络不通畅的生动写照。它不仅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更可能波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02动脉硬化的危害·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幕后推手。中医认为,心之气血阴阳失调,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等痹阻心脉,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发胸痛、心悸等症状。而脑窍失养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可能导致眩晕、头痛,甚至中风偏瘫。
影响器官供血:动脉硬化不仅限于心脑,它还可能影响肾脏、肝脏等器官的供血。肾精亏虚、痰湿瘀阻,使得肾动脉狭窄,肾功能受损;肝脏动脉硬化则影响代谢和解毒功能,加速身体衰老。
引发血栓形成:硬化的血管内壁容易受损,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阻塞血管,引发肺栓塞等致命并发症。
增加猝死风险:冠状动脉严重硬化时,急性心肌梗死可能随时发生,若救治不及时,极易引发猝死。脑动脉硬化破裂出血也同样危及生命。
03中医防治动脉硬化的智慧面对动脉硬化的严峻挑战,中医提供了独特的防治之道。治疗时,中医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采取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补益肝肾、健脾益气等不同治法。常用药物如丹参片、三七粉等活血化瘀类药物,以及二陈汤等祛痰化湿方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动脉硬化症状。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建议患者平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高盐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适量运动,促进气血运行;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改善动脉硬化症状,还能预防其进一步发展。
温馨提示: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信息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