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24小时咨询热线 : 025-84535866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注男性健康

胰腺癌-疾病介绍

一、中医对胰腺癌的认识

胰腺癌在中医中并没有直接的对应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如腹痛、黄疸等,可归属于中医的“腹痛”、“黄疸”、“积聚”等范畴。中医认为胰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如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外感邪毒、遗传因素等。

二、中医病因病机

  1. 饮食不节:长期食用高脂、高蛋白食物,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导致湿浊内生,蕴结成痰,痰湿互结于胰腺而成积块,日久则可发生癌变。

  2. 情志失调: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受阻,气血凝结于胰腺,日久而为癌肿。

  3. 劳逸过度:劳逸过度容易耗伤脾胃,使脾失健运,湿浊内生,蕴结成痰,痰湿互结于胰腺而成积块。

  4. 外感邪毒:外界病邪如风寒、暑热、燥湿、火毒等侵入人体,其中火毒侵袭胰腺,会导致胰腺组织受到刺激和损伤,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和细胞变异,最终可能导致胰腺癌的发生。

  5. 遗传因素:胰腺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性,若直系亲属患有胰腺癌,则其后代患此疾病的概率高于普通人。

三、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从中医来辨证分型而言,胰腺癌主要分为肝郁气滞型、脾虚湿热型、气滞血瘀型等证型,需相应采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益气养血等治疗方法。

  1. 肝郁气滞型

    • 症状:心情烦躁、失眠多梦、腹部胀痛等。

    • 治疗:选用加味逍遥散加减、龙胆泻肝丸、柴胡舒肝丸等药物,以疏肝理气、解郁止痛。

  2. 脾虚湿热型

    • 症状:口干口苦、食少腹胀、腹泻等。

    • 治疗:选用茵陈蒿汤、温胆汤等药物,以清热利湿、健脾止泻。

  3. 气滞血瘀型

    • 症状:胸闷、腹部胀痛、走窜疼痛、急躁易怒、嘴唇和指甲发黑、腹部肿块等。

    • 治疗:选用金铃子散、失笑散加减等药物,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此外,还可能存在瘀毒内结型、胃阴不足型、气血两虚型等证型,患者可分别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膈下逐瘀汤、益胃汤加减、十全大补汤等药物调理。

四、中医其他治疗方法

  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以刺激经络,调节气血,增强机体抵抗力,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大椎、关元等。对于胰腺癌患者,若出现食欲不佳,可针刺足三里;若出现疼痛,则可针刺中脘;若出现黄疸,则可针刺胆俞和阳陵泉;若出现呕吐,则可加用胃俞和脾俞。

  2.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常用的手法有捏法、揉法、擦法等。

  3. 中药灌肠疗法:将中药制成灌肠剂,通过灌肠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肠壁和腹腔内的肿瘤部位,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五、中医预防与调护

  1. 改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2.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预防胰腺癌的发生。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胰腺癌。

  4. 情志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志失调,有助于预防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胰腺癌-南京邦德中医院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