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又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由于正气内虚、邪毒外侵引起的,以痰浊内聚,气滞血瘀,蕴结于肺,以致肺失宣发与肃降为基本病机,以咳嗽、咯血、胸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肺癌是中西医学共同的疾病名称,西医学对肺癌按组织学分类,分为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其中以鳞状上皮细胞癌多见。由于肿瘤部位的不同,临床常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以中央型肺癌常见。
肺癌的中医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正气内虚:年老体衰、慢性肺部疾患、肺气耗损而成不足,或七情所伤、气逆气滞、升降失调,或劳累过度、肺气肺阴亏损,均可能导致正气内虚,使外邪乘虚而入,客邪留滞不去,气机不畅,终致肺部血行瘀滞,结而成块。
烟毒内侵:长期吸烟会导致热灼津液、阴液内耗,致肺阴不足,久则气阴亏虚。加之烟毒之气内蕴,羁留肺窍,阻塞气道,而致痰湿瘀血凝结,形成瘤块。
邪毒侵肺:肺为娇脏,易受邪毒侵袭,如工业废气、石棉、矿石粉尘、煤焦烟炱和放射性物质等,这些邪毒会致使肺气肃降失司,肺气郁滞不宣,进而血瘀不行,毒瘀互结,久而形成肿块。
痰湿聚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调会导致水谷精微不能生化输布,致湿聚生痰,留于脏腑。或饮食不节,水湿痰浊内聚,痰贮肺络,肺气宣降失常,痰凝气滞。或肾阳不足,失于蒸化水饮,水饮上犯于肺,酿湿生痰,进而导致气血瘀阻,毒聚邪留,郁结胸中,肿块逐渐形成。
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阴虚内热型:症状包括咳嗽、无痰或少痰、或泡沫痰,或痰黄难咳、痰中带血、胸痛气短、心烦失眠、口干便秘。舌脉表现为舌红苔花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气阴两虚型:症状表现为咳嗽、痰少难咳或痰中带血、气短喘促、动则加重、神疲乏力、口干少饮等。舌脉表现为舌质红或淡、有齿痕、苔薄白或少苔,脉沉细。
痰湿阻肺型:患者常会出现咳嗽、咳痰、气喘、胸闷等症状。
中医在治疗肺癌方面,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中药汤剂: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临床上主要分为肺脾气虚、肺阴虚、气滞血瘀、痰湿阻肺、气阴两虚等证型进行辨证用药,同时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可以加2~3味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金荞麦等。
中药注射剂:常用的有康莱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
口服中成药:如片剂、丸剂,一般是小金丸、小金胶囊,还有华蟾素胶囊、华蟾素片等。
中医外治:主要通过针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方法,化疗后引起神经反应、恶心呕吐等情况时非常有效。
中医诊断肺癌主要依靠四诊合参的方法,包括观察面色和舌苔、望闻问切等。肺癌患者面色常常呈现出苍白或有时呈现淡红色或紫绀色,舌体呈现淡红或稍紫色,舌苔一般为白或灰白色。同时,肺癌患者常常伴有特殊的气味,且脉搏常常有变化。
戒烟:戒烟是治疗和预防肺癌的关键措施。
饮食调护:患有肺癌的患者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忌烟忌酒,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还要注意腌制、熏烤以及油炸、油腻、粘滞生痰的食物。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肺癌讲究的是辨证施治,通过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平衡等方法,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同时,也需要结合西医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等,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社交生活,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困扰。了解这些影响并积极应对,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社交活动受限1.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社交参与度降低:高血压患者由于身体状况可能不适合进行过于剧烈或长时间的体力活动。例如,一些原本喜欢参加户外运动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形成途径有所不同。原发性高血压的成因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因素,而继发性高血压则主要由特定的疾病或因素引起。以下是具体介绍:一、原发性高血压1.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那么其亲属患高血压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研究表明,约 60% 的高
关注心脑健康也更需要关注心理健康,近日缅甸地震灾情惨烈,灾后重建也仍需包括心理修复。以下是一些关于地震后居民心理和心理反应的研究内容:一、地震后居民常见心理反应1.恐惧与焦虑:地震的强烈破坏力和不确定性会使居民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他们可能对余震、再次发生地震或类似灾难感到担忧,担心自己和家人的生
心理应激会从多个方面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产生不良影响,具体如下:一、不良影响1.血压波动加剧:心理应激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本身血压调节功能就存在一定障碍,心理应激会进一步破坏这种平衡,使血压波动幅度增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