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24小时咨询热线 : 025-84535866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注男性健康

面瘫-疾病介绍

中医对面瘫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治疗方法。以下是对中医面瘫的详细简介:

一、定义与范畴

面瘫,中医病名,在中医中通常被称为“口僻”、“吊线风”或“口眼歪斜”,是一种以单侧面部肌肉无力和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面瘫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通常是指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二、病因与病机

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风邪侵袭: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夹其他邪气侵犯人体。当人体正气不足时,风邪易乘虚而入,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从而出现面瘫症状。

  2. 情志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影响面部经络功能。

  3. 正气虚弱:劳作过度、起居失常等导致人体正气虚弱,也是面瘫发病的重要原因。正气不足则卫外不固,容易遭受外邪侵袭。

三、症状与表现

面瘫的主要症状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具体表现包括:

  1. 额纹消失:患侧额部皱纹减少或消失。

  2. 不能皱额蹙眉:患侧眉毛无法上抬或皱起。

  3. 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患侧眼睛无法完全闭合,可能出现露白现象。

  4. 口角歪斜:患侧口角下垂,向健侧偏斜。

  5. 鼓腮漏气:患侧脸颊无法鼓起,吹气时漏气。

四、诊断与鉴别

中医诊断面瘫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以及望闻问切等中医诊断方法。同时,现代医学的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等,也可为中医诊断提供重要参考。在鉴别诊断方面,中医需与中枢性面瘫、面肌痉挛等疾病相区分。

五、治疗与预防

中医治疗面瘫的方法多样,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以及饮食调理等。

  1. 药物治疗:根据面瘫的不同阶段和症状,中医会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例如,在急性期,可能会使用清热解毒、祛风通络的中药;在恢复期,可能会使用益气养血、通络化瘀的中药。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面瘫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针刺面部的穴位,可以刺激经络气血的运行,调节面部肌肉的功能,促进面瘫的恢复。常用的穴位包括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等。

  3. 推拿按摩:通过对面部肌肉的推拿按摩,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面瘫的恢复。按摩时可以从眼角开始向面中间按摩,直到耳前、口、鼻,每个部位按3~4次,力度要轻。

  4. 拔罐治疗:拔罐可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对于面瘫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 饮食调理:面瘫与人体的气血不足、经络不通有关。因此,在治疗面瘫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建议多吃一些具有益气养血、通络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山药、丝瓜等。

在预防方面,中医强调调整生活习惯,保持阴阳平衡。具体措施包括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此外,避免面部外感风寒也是预防面瘫的重要措施。


面瘫-南京邦德中医院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