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术后,患者的生命通道虽被疏通,但仍有一部分人群面临胸痛、乏力、失眠等隐疾困扰。南京太乙堂中医院特邀心脑血管专家张育新主任指出:“支架解决了血管的物理堵塞,但痰瘀内阻、气血失调的体质未改变,术后调养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支架术后“不适信号”你的心脏在说什么
1.持续性闷痛感
有部分患者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出现胸痛,中医认为这是残留痰瘀阻碍心脉所致。
2.动辄大汗虚脱
术后服用药物引发的虚汗不止,实为肺卫之气受损的典型表现,晨起枕头常现汗渍需警惕。
3.夜间辗转难眠
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入睡困难、梦中惊醒,与心肾不交、肝血亏虚相关。
4.肢体沉胀不定
双腿交替性肿胀发麻,反映脾失健运导致水湿停滞,尤其下午症状加重者更需重视。
张育新主任把脉:术后不适的中医解读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张育新主任指出,支架术虽解血管之急,却未调脏腑之本。中医视角看,术后不适源于三大核心病机:
1.气滞血瘀:手术损伤血脉,瘀血未清则胸痛如刺
2.心脾两虚:久病耗气伤血,心失所养则心慌气短
3.痰湿阻络:脾虚生湿,痰湿上蒙则头昏胸闷
“支架如同疏通河道,但若源头水土流失未治,淤泥终将再堵河道。”张主任强调。
“内服+外治”组合,让心脏焕发新生
张育新主任创立的“三通平衡疗法”,为心脏支架术后患者提供了独特的调养方案。该疗法通过通气、通血、通经络三个维度,系统调理术后不适。通气,利用针灸刺激膻中、气海等穴位,促进气机升降,改善胸闷、气短症状;通血,以活血药物内服调理,降低血液黏度,加速微循环;通经络,沟通表里,濡养脏腑。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引进的“TTS动力温控经皮给药技术”,将中药靶向渗透至膻中、心俞等穴位,疏通气血瘀滞,对于心脏支架手术后的调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张主任说:“三通平衡疗法结合TTS外治,既改善术后血瘀、气虚,又调节全身阴阳平衡,帮助心脏功能稳定恢复。”
张主任还特别提到了生活调养的重要性,毕竟细节决定康复成败。张主任建议每日可饮用“参芪红枣茶”(党参10克+黄芪15克+红枣5枚),补气养血;练习“太极云手”,每日10分钟,调和气血;聆听《紫竹调》等古琴曲,宁心安神。
支架是生命的起点,中医则是续航的引擎。若您正经历术后不适,不妨让“三通平衡疗法+TTS外治”为您的心脏撑起第二道防线。正如张主任所言:“心主血脉,亦主神明,调好气血,方得长久心安。”
支架术后调养不可操之过急
需像浇灌幼苗般细心呵护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用心呵护你的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