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24小时咨询热线 : 025-84535866
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专注男性健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医院动态
天地寒已至丨南京太乙堂:小寒节气,温阳驱寒是关键
时间:2025-01-05 作者: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

小寒小寒,冻成一团

小寒是反应气温变化的节令

这时正值“三九”前后

标志着开始进入

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image.png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数九寒天,民间常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也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小寒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到来了。“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是对小寒气候寒冷的真实写照。而陶渊明的“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刻画出了小寒时节风雪交加、天寒地冻的情景。

 

在中医理论中,冬季属阴,寒气主令,人体易受寒邪侵袭,导致气血凝滞、阳气内收。因此,小寒时节,如何有效驱除寒气、温养阳气,成为冬季养生保健的关键。

 

名誉院长何双:高血压患者做好“三护”

 

image.png 

 

一护头:保暖阳气中枢,维护血压稳定

 

中医认为,头部是人体阳气汇集之处,汇聚众多阳经。寒冷刺激头部会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发血压升高。在小寒时节,高血压患者出门时应务必戴好帽子、围巾,确保头部不受寒邪侵袭,维护血压的稳定。

 

二护脚:促进血液循环,远离寒邪侵扰

 

脚部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易成为寒气侵入的薄弱环节。若脚部受寒,会导致血液循环进一步受阻,影响血压控制。因此,高血压患者要穿着保暖性能良好的鞋袜并适当揉搓脚心,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脚部的抗寒能力。

 

三护背:温养阳脉之海,调节全身气血

 

背部是人体督脉的主干所在,总督全身诸阳,对调节全身阳经气血起着关键作用。寒邪刺激背部会导致督脉气血不畅,进而影响全身气血运行,不利于血压的稳定。高血压患者应加强背部的保暖措施,除了增添衣物外,还可在背部贴敷温热贴,以加强保暖效果。

 

特邀专家张育新:冠心病患者可经常按摩内关穴、足三里穴

 

image.png 

 

内关穴位于手腕内侧,在手腕横纹上横指的位置。内关穴被誉为心脏的“守护神”,可调节心脏功能,平衡气血。在情绪激动或心脏不适时,轻轻按压此穴,可以缓解心慌、胸闷等症状。

 

image.png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足三里穴是增强体力的“加油站”,通过刺激下肢的经络,促进全身气血流通经常按摩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有助于改善心脏的供血状况

 

 

image.png 

 

学科带头人陈潭林晒太阳补阳气,缓解肩颈腰腿痛


image.png

 

中医认为,冬季寒冷之气易伤人阳气,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易生寒凝、气滞等症。晒太阳能够直接补充阳气,调和阴阳,使人体恢复平衡状态,促进气血畅通;晒太阳能够温暖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使得全身经脉畅通无阻;阳光中的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关节部位的炎症反应。人体的阳气得到补充,驱散体内湿寒,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自然能够缓解疼痛。

 

特邀专家曹远峰:苁蓉羊肉粥,即补阳气也防痔疮

 

image.png 

 

苁蓉具有滋阴壮阳、润肠通便的功效。它能够增加肠道内的水分,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有助于预防痔疮。羊肉的温补性质也有助于 体内的寒气,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从而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预防痔疮的发生。

 

image.png 

 

原料:肉苁蓉10--15克,精羊肉、粳米各100克,精盐少许,葱白2根,生姜3片。

 

做法:分别将肉苁蓉、精羊肉洗净后细切,先用沙锅煎肉,苁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沸后,再加入细盐、生姜、葱白煮成稀粥。

 

“小寒养好生,不畏冬日寒”,南京太乙堂祝愿大家在寒冬时节,遵循中医养生智慧,收获健康体魄,开开心心迎接新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