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首要病因,其高复发率、高致残率让无数家庭陷入困境。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体质偏颇密切相关,不同体质人群的发病风险存在显著差异。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5类易发中风的高危体质,并针对性提出中医预防方案。
一、痰湿体质:血液黏稠的“隐形杀手”
特征:体型肥胖、腹部赘肉多、面部油光、舌苔厚腻、大便黏滞。
风险:痰湿内阻易致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血栓风险。
预防建议:
饮食调摄:减少肥甘厚味,多吃冬瓜、薏米、赤小豆等利湿化痰之品,忌食奶油蛋糕、油炸食品。
二、阴虚体质:血管脆弱的“干燥剂”
特征: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失眠多梦、舌红少苔。
风险:阴虚火旺易致血压波动,血管弹性下降,增加脑出血风险。
预防建议:
饮食调摄:多吃银耳、百合、甲鱼等滋阴润燥之品,忌食辣椒、羊肉等温燥食物。
三、气虚体质:气血不足的“动力不足者”
特征:气短乏力、易出汗、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
风险:气虚推动无力,血液运行迟缓,易形成血栓。
预防建议:
饮食调摄:多吃黄芪、党参、山药等补气之品,忌食生冷耗气食物。
四、血瘀体质:血脉瘀阻的“定时炸弹”
特征:面色晦暗、皮肤粗糙、舌下静脉曲张、女性痛经有血块。
风险:血瘀阻滞经络,易引发脑梗塞或脑出血。
预防建议:
饮食调摄:多吃山楂、丹参、三七等活血化瘀之品,忌食寒凉凝滞食物。
五、肝阳上亢体质:血压飙升的“导火索”
特征:急躁易怒、头晕头痛、面红目赤、血压偏高。
风险:肝阳亢盛易致血压骤升,引发脑出血或脑梗塞。
预防建议:
饮食调摄:多吃芹菜、菊花、决明子等平肝潜阳之品,忌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中风虽凶险,但可防可控。中医体质辨识为中风预防提供了个性化方案,通过饮食、穴位、运动等综合调理,可纠正体质偏颇,降低发病风险。南京太乙堂中医医院提醒:若您属于上述高危体质,建议每年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配合血压、血脂、血糖等常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温馨提示: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信息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