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冠心病的调理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综合调理,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中药调理
1.辨证论治: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分型,常见的证型有气滞血瘀型、痰浊内阻型、气阴两虚型等。针对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例如,气滞血瘀型常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痰浊内阻型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气阴两虚型常用生脉散合炙甘草汤益气养阴、通脉止痛。
2.中药注射剂:部分中药注射剂也可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如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可在医生指导下静脉滴注。
二、中医特色疗法
1.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常用穴位有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膻中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 4 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心俞穴(位于背部,第 5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等。患者可每天自行按摩这些穴位,每个穴位按摩 3 - 5 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2.艾灸: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回阳救逆等功效。可选取心俞穴、厥阴俞穴(位于背部,第 4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 3 寸)等穴位进行艾灸,每周艾灸 2 - 3 次,每次艾灸 15 - 20 分钟。
温馨提示:本平台文章仅供医院内部员工学习参考,不作为对外宣传使用,且不可作为诊断依据。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信息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后台进行删除!